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花着1000M宽带的钱,享受的却是“龟速”体验?打游戏延迟高到爆表,发个微信图片都要转半天圈?你可能以为是网络波动或者路由器问题,但真相可能远比你想象的更“扎心”。
一位网友,因为PCDN、PT下载、直播、网盘备份等“高上传”行为,被运营商直接“动手脚”,上传速度从几百M骤降到可怜的5M!
面对强势的运营商和“不平等条约”,他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拿起法律武器,上演了一场“草根”单挑行业巨头的硬核大戏!
以下是他的亲身经历,堪称一部教科书级的维权宝典!
01. “负价值客户”的诞生
大家都知道,玩PT、跑PCDN、开直播、备份文件……这些都极度依赖宽带的上传功能。我就是这样一个重度用户。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从2024年1月1日起,运营商之间开始了所谓的“网间结算”。这背后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在运营商眼里,只要你的上传流量用得太多,无论你用来做什么,你都可能被标记为“负价值客户”。
被标记了,下一步就是“精准限速”,这几乎是注定的结局。
今年3月底,我家的WiFi突然变得奇慢无比,游戏延迟高得离谱。一测速,心凉了半截——上传速度只剩下区区5M。我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02. 投诉无门,我拒绝“认罪”!
从3月底到4月初,我尝试了所有常规途径: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在工信部和通管局平台投诉。
得到的回应惊人的一致:想解除限速?可以,先签一份文件。
文件内容大致是:“我承认,我曾有过PCDN等违规行为,违反了电信服务协议。我保证以后不再有类似行为,否则运营商有权直接停机。”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份“认罪书”!我花钱买的宽带,凭什么要为正常使用而“认罪”?我当场拒绝签字。既然投诉无门,那就法庭上见真章!
03. 一波三折,诉讼之路开启!
4月,我开始着手准备起诉材料。
我的证据清单:
电信官方运维上门手持PDA设备的测速视频。(核心证据,证明限速事实)
电信App内宽带速率的证明截图。(官方数据,佐证合同速率与实际不符)
起诉状。(诉求、事实经过、法律条文,AI可以帮你起草初稿,但核心事实必须清晰)
立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先后提交了4次才成功立案,前3次都被以“证据或起诉书不规范”为由驳回。(提醒大家,材料一定要规范!)
最终,法院在4月末立案,定于5月末开庭。
04. 庭审现场:硬刚到底,绝不妥协!
开庭前,法官多次联系我,希望我们能协商解决。我的态度很明确:拒绝协商,要求开庭!
庭审当天,对方律师果然来了,并提交了两份证据:
证据一: 证明我的上传流量巨大。
证据二: 我的宽带入网协议。
我的反击逻辑非常清晰:
反驳证据一: 我和电信的协议中,并未约定每月上传流量的上限。既然没有约定,法理上就是“无限量使用”。因此,流量大不能成为限速的理由。
反驳证据二: 我仔细查看了对方出示的入网协议,上面根本没有我的亲笔签名!我当庭指出,这份协议涉嫌伪造,不具备法律效力。
戏剧性的是,对于我方提交的“限速测速视频”和“App速率截图”,被告当庭予以认可!
至此,事实已经非常清楚。法官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05. 庭审之后:来自运营商的“糖衣炮弹”
本以为要等待漫长的判决,没想到庭审后,好戏才真正上演。
庭审后一周: 法官再次来电劝说和解,我再次拒绝。当天,我的案子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宣判周期从3个月延长到6个月。这背后,你品,你细品。
庭审后五周: 电信经理主动联系我,开出了两个“诱人”的协商方案:
方案一: 将我的宽带加入“白名单”,永不限速,并且我159元/月的套餐永久享受3折优惠。
方案二: 直接赔偿我2000元,但宽带需要拆机。
我全部明确拒绝。 我告诉他,我不会撤诉,我只要一份公开、公正的判决书!
7月中旬: 奇迹发生了!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我发现之前发张图都卡半天的网络,突然丝滑流畅了!我立刻测速——上传速度恢复正常了!
宽带恢复第二天: 电信经理再次来电,说带着“礼品”想上门拜访聊聊。我以“出差半年”为由果断拒绝。
为什么拒绝?有前车之鉴!湖南就有个案子,运营商私下恢复了用户的网速,然后上门取证,最后法院以“诉讼主体(限速问题)已不存在”为由,判了用户败诉。我绝不能在这个时候给对方任何机会!
维权者“超前预判”Q&A
看完我的经历,你肯定有很多问题。我提前预判,并给出解答:
Q1: 为什么不公开案件号?
A: 案件还在等待判决中,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暂时保密。等判决书下来,可以在裁判文书网查到时,我会第一时间更新,供大家参考引用。
Q2: 诉讼期间,我该注意什么?
A: 录音!录音!录音! 与运营商、法院、律师的所有沟通,务必全程录音,这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武器。
Q3: 我也想通过起诉解封,需要什么条件?
A:
从未签过“认罪书”(即PCDN使用保证协议等)。
地址干净,只有一条宽带,是真实个人用户。
宽带来源正规,不是通过卡Bug等非正常渠道办理的。
光脚不怕穿鞋的。 如果你或家人有特殊身份或商业背景,对方可能会用其他方式给你施压,需要谨慎。
Q4: 需要请律师吗?
A: 没必要。 只要你的证据链完整且有效,证据自己会“说话”。法官和对方律师很可能对PCDN、连接数这些技术细节一窍不通,你只要把“限速”这个事实和“合同”这个根本讲清楚就行。
Q5: 如果接受协商,要注意什么?
A: 必须在协商文书中加入一条:“运营商承诺,未来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用户宽带进行限制,包括但不限于限速、QoS、去除公网IP、限制NAT类型等。”
最后,我想说: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感同身受,如果你也认为我们花钱购买的服务就应该得到保障,请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们的每一次发声,每一次抗争,都是在为自己争取权益,也是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沉默和忍让,换不来尊重,只会让“潜规则”变得更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