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正在重塑全球技术格局,挑战着西方在先进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固有观念。
像 DeepSeek 这样的公司,其近期的发展展现出中国通过创新性的人工智能开发方式,迅速适应并突破国际限制的能力。
中国初创公司 01.AI 的首席执行官、前谷歌中国负责人李开复表示,中美在人工智能能力上的差距已大幅缩小。
李开复在最近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道:“以前,我认为中国在各方面都要落后六到九个月。但现在,我觉得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大概只落后三个月,而在某些特定领域甚至处于领先地位。”
DeepSeek 已成为中国这波人工智能创新浪潮的典型代表。2025 年 1 月 20 日,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当天,DeepSeek 悄然推出了其 R1 模型。
这款低成本的开源大语言模型据说可以与 OpenAI 的 ChatGPT-4 相媲美,甚至有所超越,然而其开发成本却只是 ChatGPT-4 的一小部分。
算法效率超越硬件优势
DeepSeek 的成就尤为突出的地方在于,即便在获取最新芯片技术受限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取得了这些成果。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并未受美国出口管制的限制,反而通过专注于算法效率和新颖的模型架构方法蓬勃发展。
2025 年 3 月 25 日,DeepSeek 发布升级版 V3 模型,进一步展示了这种创新方法的不同方面。DeepSeek-V3 - 0324 具备更强的推理能力,在多项基准测试中的表现也有所提升。
该模型在数学方面表现尤为出色,在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中的得分从其前一版本的 39.6 提高到了 59.4。在 LiveCodeBench 测试中,它的得分也提高了 10 分,达到 49.2。
于韦斯屈莱大学讲师库伊蒂宁・佩特里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指出:“DeepSeek 只用了 OpenAI 大约 2% 的资金资源就做到了这一切。”
当他让新模型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创建一个响应式首页时,该模型仅用 958 行代码就生成了一个功能完备且适配移动端的网站。
市场反应与全球影响
金融市场已察觉到人工智能领域的这一变化。1 月 DeepSeek 推出 R1 模型时,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暴跌 3.1%,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5%。这表明投资者意识到了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对西方老牌科技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些发展为全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对开源、高性价比模型的关注,有望让新兴经济体也能更广泛地获取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力。
中美两国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巨额资金。特朗普政府推出了 5000 亿美元的 “星门计划”,而中国预计到 2030 年在技术领域的投资将超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1.4 万亿美元)。
供应链复杂性与环境考量
不断演变的人工智能格局带来了新的地缘政治复杂性。以韩国为例,作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生产国,2023 年韩国在六种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原材料中,有五种更加依赖中国供应。
像丰田、SK 海力士、三星和 LG 化学等公司,由于中国在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而面临风险。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加速,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智库 “进步研究所” 称,美国若要维持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需在五年内建设五个千兆瓦计算集群。到 2030 年,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可能会占美国总用电量的 10%,这一数字是 2023 年 4% 的两倍多。
同样,绿色和平东亚分部估计,到 2035 年,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耗电量将激增 289%。
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之路
DeepSeek 的崛起对技术限制有效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正如李开复所言,华盛顿的半导体制裁是一把 “双刃剑”,虽然短期内带来了挑战,但最终促使中国企业在限制下进行创新。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贾斯珀・张用 2025 年美国数学邀请赛的一道题测试了 DeepSeek-V3 - 0324,他表示该模型 “顺利解出了题目”。张还对 “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最终会取得胜利” 充满信心,并补充说他的初创公司 Hyperbolic 现在已在其云平台上支持这一新模型。
行业专家目前推测,DeepSeek 可能会提前发布其 R2 模型。新模型的编码能力强了很多,新版本可能为 R2 的发布铺平道路。” 据路透社报道,R2 原计划于 5 月初发布。
中美两国都在不断突破可能的边界。这一趋势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两国国内,还波及全球经济、安全以及环境政策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