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盛顿大学David Baker实验室在《Nature》上发表突破性研究,展示了一款名为RFdiffusion的AI模型,该模型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成功率,从零开始设计出全新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在生命科学领域,蛋白质是执行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分子机器。长期以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全新蛋白质,一直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圣杯”。如今,人工智能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的David Baker团队近日在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一款名为RFdiffusion的生成式AI模型。该模型能够以惊人的成功率,从无到有地设计出结构和功能都符合预期的全新蛋白质。

这项技术的突破性,堪比AI绘画领域的DALL-E或Midjourney。传统的蛋白质设计方法通常依赖于修改现有蛋白质或拼接已知的结构片段,过程漫长且成功率极低。而RFdiffusion则采用了一种类似于AI图像生成中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技术。它从一个完全随机的氨基酸序列“噪声”开始,然后通过AI引导,逐步“去噪”并雕琢,最终“生成”一个折叠成特定三维结构的、全新的蛋白质分子。这个过程不仅速度快,而且设计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也远超以往。

从设计图到功能性实体的跨越

RFdiffusion最令人振奋的一点在于,其设计的蛋白质并不仅仅是计算机中的虚拟模型,而是在实验室中被成功合成并验证了其功能的真实分子。

  • 极高的设计成功率: 研究团队利用RFdiffusion设计了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包括能够与特定靶点结合的蛋白、能够自组装成纳米结构的蛋白等。在实验室测试中,这些从零设计的蛋白质有很大一部分都表现出了预期的生物活性,成功率远高于此前的任何方法。

  • 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中,研究人员成功设计出一种能够中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蛋白质。这展示了该技术在开发新型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方面的巨大潜力。

  • 设计的精确可控性: 科学家可以向模型提供精确的“指令”,比如“设计一个能够嵌入到这个特定受体口袋中的蛋白质”,AI就能够生成满足这些复杂几何约束条件的分子结构。

RFdiffusion的问世,标志着我们进入了蛋白质工程的“生成式AI时代”。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新药研发、酶催化剂设计、生物材料创造乃至整个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游戏规则。过去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的蛋白质设计挑战,现在可能在几天或几周内就能解决。这项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像设计软件或建筑一样,随心所欲地设计和构建具有全新功能的生物分子,为解决从疾病治疗到环境可持续性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