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司法部宣布,两名在加州的中国公民因涉嫌非法向中国运输价值数千万美元的高端AI芯片(包括英伟达H100)而被捕。此案凸显了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严格执行。...

美国司法体系再次将矛头对准了违反尖端技术出口管制的行为。美国司法部于本周二(当地时间)正式宣布,两名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公民已被逮捕并受到刑事指控,他们涉嫌策划并执行了一项大规模的非法行动,将价值高达数千万美元的先进人工智能(AI)芯片,包括被誉为“AI算力核弹”的英伟达H100芯片,非法运输至中国。

涉案人员与核心指控

根据司法部公布的文件,被捕的两人分别是28岁、居住在帕萨迪纳市(Pasadena)的耿川(Chuan Geng,音译)和另一位名为石伟(Shiwe...,姓氏未完整披露)的中国籍人士。他们面临的指控是严重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特别是《出口管理条例》(EAR),以及串谋进行非法出口。这起案件的核心在于,他们被指控绕过美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而设下的技术壁垒,将对人工智能发展至关重要的顶级半导体产品输送到了受限制的实体手中。

美国政府近年来持续收紧对华高科技出口政策,旨在延缓中国在军事和科技领域追赶的步伐。其中,像英伟达H100这样的高性能GPU,因其在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发展先进武器系统和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方面的超强能力,被列为严格管制的物项。任何向中国出口此类产品的行为,都必须获得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特定许可,而常规情况下此类许可极难获批。

精心策划的跨国走私网络

此案的调查细节揭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规避手段。一份由美国商务部联邦探员提交的宣誓书中详细描述了该团伙的操作模式。为了掩盖货物的最终目的地,耿川的公司“ALX”并未直接将芯片运往中国大陆。相反,他们利用了复杂的国际物流网络。

调查显示,ALX公司执行了超过20次的发货操作,这些货物的目的地被巧妙地设定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货运代理及转运公司。该联邦探员在宣誓书中明确指出,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经常被用作非法货物进入中国的“中转站”或“跳板”。这种操作手法在国际走私活动中十分常见,其目的在于:

  • 模糊最终收货方: 通过多层转运,使得美国出口监管机构难以追踪货物的真实流向和最终用户。

  • 制造合法假象: 向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等非受限国家的出口在表面上可能符合规定,从而降低被立即审查的风险。

  • 利用第三方物流: 借助不知情的或同谋的货运代理公司,将责任链条复杂化。

这种通过第三国进行“洗产地”式的转运策略,是美国执法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此案的破获,显示了美国跨部门协作监控和打击非法技术转移的能力。

案件的深远影响与各方反应

这起逮捕事件不仅是一次孤立的执法行动,更是中美科技战持续升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它向所有试图挑战美国技术封锁的个人和实体发出了严厉警告。对于科技巨头英伟达而言,这起事件也使其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尽管其产品被非法利用,但公司自身需确保其合规体系的严密性。针对此事,英伟达公司的一位发言人选择拒绝发表任何评论,这通常是大型企业在面临涉及其产品的法律诉讼或调查时的标准做法,以避免对正在进行的司法程序产生任何影响。

此案的曝光,无疑将促使美国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出口链条的审查,特别是针对流向东南亚等潜在转运中心的高科技产品。对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而言,合规成本和风险正在显著增加。如果耿川等人被定罪,他们将面临包括长期监禁和巨额罚款在内的严厉惩罚。这再次凸显了美国政府动用司法力量,以维护其技术霸权和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