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特兰大警方内部操作指南曝光,由于法院系统无法处理,警员被告知不要向Waymo等无人驾驶车辆开具交通罚单,引发了关于自动驾驶法律责任的激烈讨论。...

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的街头,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穿梭往来,已经成为市民习以为常的风景线。这些充满未来感的车辆大多数时候运行平稳,但偶尔发生的故障或异常行为,也屡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然而,最近一则由亚特兰大警察局(APD)内部流出的消息,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层次、关乎法律与秩序的难题:在现行规定下,这些机器人汽车似乎拥有了交通违规的“豁免权”。

一份内部指令揭开的“法律真空”

根据亚特兰大警察局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一线警员被明确指示,不要向无人驾驶车辆开具交通违章罚单。这一指令并非个别警员的自由裁量,而是明文写入部门规章的正式政策。当Waymo车辆出现违章停车、阻碍交通或其他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时,警方的标准做法不是开罚单,而是联系车辆的运营商(即Waymo),要求其远程移走车辆或解决问题。这一“特殊待遇”迅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难道在法律面前,人类司机和机器人司机适用不同的规则吗?

核心症结:法院系统尚未准备好

亚特兰大警方给出的解释,直指当前司法体系的一个巨大短板。警方发言人表示,之所以出台这样的规定,根本原因在于“法院系统目前没有能力处理针对无人驾驶车辆的罚单”。这个问题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和程序难题。一张传统的交通罚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驾驶员”作为处罚对象,涉及到扣分、上庭、支付罚款等一系列针对自然人的流程。然而,对于一辆由算法驱动的汽车,这些传统流程完全失效了。

  • 谁是“被告”? 当一辆Waymo违章时,罚单应该开给谁?是拥有车辆的Waymo公司?是编写核心算法的软件工程师?还是当时负责监控车辆的远程操作员?现有的法律框架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界定。

  • 如何执行处罚? 交通违章通常与驾驶证扣分挂钩,这是一种对人类驾驶员行为的约束机制。但一个公司实体没有驾驶证可以扣分,这使得传统的惩罚措施失去了意义。

  • 法庭程序如何进行? 如果需要上庭,谁应该作为代表出庭?公司法务、工程师还是其他人?整个传唤和审理过程都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操作先例。

正是由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导致罚单即使开出,也无法在后续的司法程序中得到有效处理,最终只会成为一张无法执行的废纸。因此,亚特兰大警方的SOP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基于现实困境的务实选择,但这无疑暴露了立法和司法进步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的尴尬现实。

深远影响与未来的挑战

亚特兰大的这一情况并非孤例,它为全球所有正在拥抱自动驾驶技术的城市敲响了警钟。这种“执法真空”带来了多方面的潜在风险和影响。首先,它可能导致公众产生不公平感,认为科技巨头凭借其技术优势获得了超越普通公民的特权。其次,缺乏有效的惩戒机制,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自动驾驶公司改进系统、避免轻微违章的紧迫感,尽管这些公司本身有强烈的动机去避免重大事故。更重要的是,这凸显了为自动驾驶技术建立全新、全面的法律与监管框架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立法者、司法部门、技术公司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填补这一空白。未来的法规必须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在法律上的主体责任、事故和违章的认定标准、以及一套全新的、适用于非人类驾驶员的处罚和问责体系。亚特兰大的“罚单难题”,正是推动这场必要变革的催化剂。